機構設立標準
  • 台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機構設立標準

    壹、    行政作業

    一、機構負責人、管理單位、教育訓練團隊應該展現對於急救教育推廣的投入,來訓練所有學員。機構對於教育訓練中心的投入,包含(但不限於)下面幾點:

    1.  機構高層會議能討論急救教育的經濟、人力、及社會資源等議題
    2. 機構認可的層級來教育訓練所有民眾,無論其膚色、性別、國籍、居住地、或是經濟層級。
    3. 編列急救教育預算以提供對於急救教育及機構內計畫的部份支持。
    4. 專職的部門負責記錄及檢閱所有訓練計畫。
    5. 建立維持教育訓練中心及系統服務的政策和流程。
    6. 與鄰近急救教育訓練中心建立格式化的合作同意書。

    二、機構主管對於配合所有急救教育訓練中心標準需負完全責任。主管及他的指派者須確定所有教育訓練系統人員都了解他們於急救教育訓練中心標準內所規範的責任。

    三、機構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應負責且有義務掌理急救教育訓練之各項行政業務。

    四、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應對急救教育訓練負品質監督之責任。

    五、各機構應提供民眾諮詢服務。

    六、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負責認證及確定所有提供急救教育訓練人員的資格。依據機構的法規及制度,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可於系統內建議任用或免除人員。

    七、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應訂定教學環境標準,於此環境下指導員們可增進民眾的健康及安全。

    八、當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不在時(度假、出外開會或生病等),需安排固定之職務代理人員,以代理執行主管之工作。

    貳、    急救教育訓練服務

    一、組織需求 – 附屬於機構內之急救教育訓練中心應有明確之定位:

    1.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應領導及監測急救教育訓練的執行。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由機構指派,並明訂其工作職責和組織圖之定位。
    2. 以專任人員擔任急救教育訓練之聯絡人,並明訂其工作職責和組織圖之定位。
    3. 急救教育訓練有專司登錄人員,並明訂其工作職責和組織圖之訂位。
    4. 實施基本救命術訓練者至少需有四名合格的指導員。
    5. 實施高級救命術訓練者至少需有四名合格的指導員。
    6. 實施救護員訓練者至少需有四名合格的指導員。

    二、行政需求 –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需確定以下幾點:

    1. 指導員參予急救教育訓練服務符合並維持其認證、證書資格、及急救教育訓練相關之繼續教育(如下所述):
    2. 當指導員更替時,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需確定新指導員有如標準貳、一所述之認證且己簽約。急救教育訓練服務相關資料應隨時於機構內的急救教育訓練中心檔案中保有現今及更新之合約書供中心或衛生部門複審。
    3. 急救教育訓練服務應保存所有訓練資料和相關會議記錄至少三年。
    4. 急救教育訓練人員需完成如標準貳、四所述之急救訓練繼續教育課程。
    5. 和地區或其他急救教育訓練機構訂有書面交流計劃,內含對於指導員和設備之相互支援。
    6. 機構必需彙整有關急救教育訓練之統計資料,定期上傳中心網站。
    7. 急救教育訓練服務有目前的及最新的實施計畫,以利中心、衛生或教育主管部門隨時進行審查。

    三、急救教育訓練需求 –急救教育訓練主管應維持監督機構法規及協議對於急救教育訓練部分之發展、成熟、及後續之配合。

          1.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需確定至少下面幾項之教學區域之設置:

              (1.)     講解區。

              (2.)     操作區。

              (3.)     錄影帶學習區。

              (4.)     衛材設備庫房。

         2.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須確定至少下面幾項政策及流程之規範:

             (1.)     計畫、報名、報到、實施評核、發證、檢討。

         3.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需在執行前確認所有急救教育訓練流程。

         4.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及急救教育訓練服務聯絡人須共同遵循急救教育訓練品質管理程序監督急救教育訓練相關流程。

    四、領導人員之需求 – 有相關書面資格證照證明能提供對於急救教育訓練方面、醫學及組織上的領導地位。至少,這些證明需包含下列數點:

          1.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

              (1.)     具相關指導員證照。

              (2.)     訂有書面規章授權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為機構內人員和為民眾提供急救教育訓練服務。

              (3.)     訂有書面規章規定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每2年最少訓練學員積分達240點以上。

              (4.)     訂有書面規章規定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每2年最少參予8小時繼續教育的急救教育訓練相關課題。

           2.  急救教育訓練計畫聯絡人:

               (1.)     合格有效之指導員證照。

               (2.)     每2年至少接受8個小時與急救教育訓練相關之課程。

               (3.)     每2年最少訓練學員積分達240點以上。

    參、    設備和資源標準

    一、講解區、錄影帶觀賞區:

    1.       桌椅數目可容納上課人員。
    2.       可進行筆試。
    3.       有電視機、投影機或筆記型電腦和單槍投影機。
    4.       有可播放教學影帶之設備。
    5.       有擴音設備。

    二、急救操作練習區

    1.   每具安妮之操作空間應大於9.3平方公尺。
    2.   有擴音設備。
    3.   安妮與學員比例至少應為1:4; 安妮數目至少4個以上。
    4.   三角巾、繃帶、固定器材至少應為1:1。

    三、庫房區

    1.   可良好保持安妮或其他急救教學設備。
    2.   使用漂白水或酒精定期清洗消毒急救教學設備。
    3.   有面膜或其他隔離設備。

    肆、                    推廣計劃

    一、應有書面記錄顯示年度之急救教育推廣計劃,內含:

    1.   舉辦課程種類
    2.   預定時間
    3.   預定學員名額、對象
    4.   課程進行方式
    5.   使用之教材
    6.   授課時數
    7.   評值方式
    8.   授證情況
    9.   預定之課程指導員

    二、急救教育訓練中心應提供民眾有關急救教育諮詢和回饋以改善其品質。

    三、應有記錄顯示機構內其他部門人員,至少70%人員有合格之認證。

    四、應有記錄顯示每年至少舉辦2次機構外之民眾急救教育訓練或每次急救教育訓練課程開放民眾參與。

    五、配合政府機構舉辦有關之急救教育訓練。

    伍、                    品質改善計劃

    一、應有書面規章明訂急救教育訓練品質改善計劃之負責人,包括:

    1.       授權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總理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含過程面和結果面之評值、協調和執行。
    2.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必需有明確定義之品質改善計劃,其監測和評值的過程必需顯示過程面、結果面和改善行動。

    二、訂有主動的和有效的品質改善計劃,至少需包含下列流程和機轉:

          1.  急救教育訓練資料審閱: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或急救教育訓練服務之聯絡人必需核簽下列所有資料

               (1.) 所有急救教育訓練會議會後之記錄。

               (2.) 所有急救教育訓練計畫執行後之成果報告記錄

               (3.) 重大或長期之急救教育訓練計畫。

               (4.) 任何轉入、轉出機構之指導員名冊。

         2.  過程面/結果面之品管指標:

    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或急救教育訓練服務之聯絡人必需根據所有急救教育訓練資料監測下列品管指標:

              (1.) 至少必需監測下列五項指標:

                     a.      所有合格學員數量。

                     b.     所有急救教育訓練課程數量。

                     c.      二年內再教育之學員數量。

                     d.     所有學員之合格比例。

                     e.      受第一次測驗未合格學員一個月內再測驗合格率。

    透過過程面、結果面品管指標的結果訂定改善方案,執行改善方案並加以評值其成效。

              (2.) 機構應每半年確認上列五項監測指標並彙總保存資料,以利中心、衛生或教育部門評鑑。

         3.  個案之評值: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或急救教育訓練服務聯絡人應根據上列標準核閱每份急救教育訓練計畫,並應做記錄彙總。

         4.  品質改善計劃之討論和行動:機構應對以上指標之改善成效、系統流程或結果做出建議或採取行動以改善急救教育訓練服務品質。

         5.  解決方案和追踪:機構應評值並記錄改善行動的成效以確認問題是否解決、改善。

    三、急救教育訓練中心至少每六個月召開會議一次以檢討上列指標。

    四、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之成員至少應包含:

    1.   以急救教育訓練中心主管擔任主任委員。
    2.   急救教育訓練計劃聯絡人。
    3.   急救教育訓練課程指導員數名。
    4.   教具器材設備庫房管理人員。

    五、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之委員出席率至少70%。

    六、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之會議記錄至少保存三年,以利中心、衛生或教育部門評鑑,會議記錄至少必需包含:

         1.  簽到單。

         2.  報告事項:

                (1.) 品管指標

                (2.) 所有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討論之指標總結報告。

         3.  討論事項包含急救教育訓練課程、指導人員和急救教育訓練的相關性。

         4.  列出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討論而不需採取改善行動之指標並解釋其原因。

         5.  任何解決問題之行動或改善急救教育訓練之行動。

         6.  急救教育訓練品質委員會對於上述行動之評值。

         7.  呈核

         8.  公佈

    七、機構內應使用台灣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訓練網路登錄系統,至少需包含下列資料:

    1.   機構基本資料。
    2.   機構內基本救命術指導員資料。
    3.   機構內急救教育訓練課程資料。
    4.   機構訓練之學員資料。
    5.   機構內教具、設備資料。

    八、依機構認證效期申請機構輔導和訪查申請。

     

             機構輔導和訪查申請        

  • TOP